长沙晚报讯(记者 舒元臻)经历了2017年以来的爆发式增长,深受私募机构和投资者青睐的国内场外期权最近遇到了“坎”:暂时对私募基金“闭门谢客”,部分投机者“化大为小”的把戏不能玩了。而在监管升级之际,监管层也同时提醒投资者要高度警惕风险,不轻信不参与。
场外期权暂谢绝私募基金
近期有关场外期权业务的消息让券商、私募基金甚至一些投资者措手不及:4月11日起暂停券商与私募基金开展场外期权业务,券商不得新增业务规模,存量业务到期自动终止,不得续期;4月17日起暂停私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产品作为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对手方,不得新开仓,存续合约到期后也不得展期……
先来“脑补”一下场外期权,场外期权是指,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场所进行的非标准化金融期权合约的交易。事实上,这个多数投资者并不熟悉的券商衍生品业务的细分品种,自去年以来得到了热烈追捧。
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期权业务新增量为641.39亿元,较去年同期新增142.80亿元。有业内人士预计,场外期权业务会在2018年为券商贡献33亿元至50亿元的净利润。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场外期权业务今年能够贡献给券商的净利润成了未知数。
避险工具无奈成投机利器
记者了解到,场内期权与场外期权的区别最主要表现之一,在于期权合约是否标准化。因此,场外期权难度较高,市场上有经验的专业投资机构尚有风险,对于部分缺乏专业金融知识、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个人投资者来说所面临的风险更大。
“部分投资机构或大户购买投资范围包括期权的私募产品,通过私募产品向金融机构购买场外期权,一方面成为场外期权的实际买方,另一方面又充当期权卖方,与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要求、但希望放大杠杆谋求暴利的普通散户签订实际上为对赌协议的小规模期权。如此一来,私募实际上成为将场外期权化大为小、为中小投资者放大杠杆的通道。”昨日有资深业内人士坦言,近年来场外期权成为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的又一创新手段,但本身用来避险的却被个人投资者用来投机,风险就大了。
监管层提示风险高度警惕
事实上,证监会近期在其官方网站做了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相关警示。记者了解到,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群组等方式招揽客户,为投资者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投资者无需开通证券账户,也不必进行视频认证,仅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即可完成注册。投资者在确定操作标的、看涨看跌方向、持有期限,并接受期权报价(即权利金)后,即可买入成为期权的权利方。
证监会指出,这些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此外,这些平台往往使用“高杠杆”“亏损有限而盈利无限”“亏损无需补仓”等误导性宣传术语,片面强调甚至夸大个股期权的收益,弱化甚至不提示个股期权风险。投资者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较大的风险,提醒投资者要高度警惕,不轻信不参与。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舒元臻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