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陈登辉
1967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取款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以下简称“ATM”)在伦敦附近的巴克莱银行分行亮相。50年过去了,这一曾经给无数人带来便利的终端,正面临严峻考验。
央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万人对应ATM机数量的增长率,从6.63%下降到3.53%,而这一数据2013年时还有25%。
根据湖南省银监局的公开信息,从去年1月到本月,共有6家银行终止营业了12个物理网点。同时消失的,还有这些网点中的ATM机。ATM机淡出的背后,蕴涵着“货币的去现金化”,这样倒逼着各大银行加速ATM机的智能化转型。
现象: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冰雪逐渐消去,长沙街头的行人也多了起来。在东风路旁的某家股份制银行网点,记者从保安王先生口中得知,这里已经营业了近10年,“前几年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许多顾客,ATM机经常还要排队,现在却一上午都不见人。”
不仅是ATM机,营业厅里的8个窗口也只开了2个,即便如此,等候的人也不多。“这条路上已经有几家银行撤点了。”王先生表示。记者在营业厅内守候了一个小时,确实只遇到1位市民使用ATM机,“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还是习惯到银行办业务。”
根据湖南省银监局发布的行政许可,从2017年1月到本月,已经有6家银行申请终止支行营业,其中既有国有银行,也有股份制银行,最多的一家银行一年之内就终止了4家。12家被终止营业的网点中,有7家是社区支行,万达金街、东塘、合峰电脑城等商业聚集区也有银行网点关门。
调查:用户骤减导致入不敷出
作为银行的服务终端,ATM机最主要的功能是存取现金。
根据支付宝发布的全民账单,2017年湖南省的移动支付占比86%,超出全国平均的82%。长沙的移动支付占比是86%,而这个数字在一年前是75.8%,提高了10%。成长如此快速的在线支付,还有多少人会去ATM取现金呢?
用户量的骤减,让各大银行感受到物理网点的边缘化。随着各项成本的逐年攀升,终止营业渐成趋势。“一台占地两平方米左右的ATM机,租金要上万元,而网点支出更大,一般一个网点需要10个员工,人力成本也不低,”长沙某家股份制银行去年关停了几个网点,该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原本我们看好一家大型市场,在那铺设了网点,但由于市场经营不善,网点效益甚微,不得已关停了。”
ATM机的减少还影响到了机器供应商,以ATM机为主要生产业务的公司,逐渐感觉到市场一点点冷却带来的寒意。例如ATM产品供应商维珍创意,2017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公司解释为受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的自助设备布放逐步放缓。
转型:ATM机更智能更多元化
曾经被各大银行视为掌上明珠的ATM机,逐渐变成鸡肋,这也倒逼各大银行加快转型步伐。
2016年12月,招商银行率先在长沙布局“刷脸”ATM机,通过可以检测活体的摄像头技术,抓取客户的生物特征,再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是否提供取款业务。
随后,多家银行开始争抢热点,让自己的ATM机更聪明、服务更多元化。昨日,记者在建设银行的一处ATM机看到,屏幕上的背景是一个巨大的二维码,页面上也不再显示传统的存款、取款、转账等选项,取而代之的,是刷脸取款、声纹取款、二维码取款、三星Pay取款等。而光大银行的ATM机上,也有无卡取款、手机支付、光大购精彩等智能服务。
“ATM机的萎缩是趋势,但其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消失。”一家国有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在他看来,货币数字化并非普惠金融的唯一途径。没有数字化能力的老人和弱势群体也是需要服务的人群,现金不可能完全消失,也不应该消失,“所以不论是银行还是用户,仍然需要ATM机,但ATM机的更新换代,需要一个用户熟悉和认可的过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登辉
编辑: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