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定向降准“升级” 九成中小银行受益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张晨曲 编辑:罗荣 2017-10-09 09:28:00
时刻新闻
—分享—

  由于银行间流动性吃紧,超出率低位运行,今年以来市场对降准的呼声始终居高不下。不同于全面降准的“大水漫灌”,定向降准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在保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基础上,优化信贷投向,为银行体系补充流动性,业界认为是当前时间窗口的最佳选择。

  “小微”成本压力上行

  9月30日17时,央行发布“特急”文件称,决定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具体内容包括,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人民银行决定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从2018年起实施。

  而就在稍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于9月27日决定,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就政策初衷来看,支持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的意味明显。“在负债紧张且高成本、融资结构重新表内化的情况下,处于弱势的小微企业很容易成为银行腾挪额度、转嫁成本的工具。”在联讯证券的李奇霖看来,此次降准的一个主要目的便是降低小微企业、农业生产等经营者的融资成本,加大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稳定经济。

  原因在于,金融去杠杆和经济去产能阶段,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未能明显好转,承担着较大的成本上行压力。特别是在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的难度正在增大。首先是大中型企业融资需求回归银行信贷,对小微企业贷款形成了挤出效应。

  “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资金‘脱实向虚’等现象已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市场利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发债成本,从而使得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转向银行贷款,然而,大中型企业融资需求回归银行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微企业贷款造成了挤出效应,加之后续表外融资监管的逐步强化,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中信建投证券宏观与固收团队分析称,另一方面,去产能和环保限产等政策措施压缩了钢铁、煤炭等中上游行业产能,并价格大幅上涨,而在终端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形下,小微企业承担了大部分上游行业价格上涨的成本。

  事实上,2017年以来虽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保持了平稳增速,但边际趋弱的情况已经显现。央行数据显示,至2017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2%,占比与上季末水平持平。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7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的30%,比上年同期占比水平低6.3个百分点。

  而从此前两次定向降准实施后的影响看,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的促进效果明显。如在2014年二季度两次定向降准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录得快速提升。《201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小微企业贷款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农户贷款5万亿元,同比增长24.4%。

  考核标准拓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定向降准政策除了覆盖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还将范围延伸至脱贫攻坚和“双创”等其他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同时明确了考核指标为“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此次政策被认为是“扩大版”的定向降准。业界判断,未来能够满足定向降准条件的银行将有所增加,特别是众多城商行、农商行从中受益。

  本次定向降准政策将分为两档考核,第一档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存款准备金率可在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第二档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相较而言,优惠幅度更大。

  “按现有数据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考虑到此次定向降准的覆盖面较广,业界认为此举将为银行体系补充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超储率,缓解当前资金面结构性紧张。“特别是补充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和可贷资金,缓解流动性结构失衡的矛盾。”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称。

  事实上,今年以来,市场上对降准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原因在于融资需求的持续走高令银行负债端资金压力较大,超储率低位运行,降准的必要性随之增强。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市场流动性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央行随即在 8月末MLF、PLS等政策工具中投放了总量达到68431亿元的流动性。进入9月,尽管短期资金面有明显缓和,但是1个月以上的中期利率仍然居高不下,同业存单等利率仍处于今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据中信证券分析,今年以来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商业银行备付金率不断下行并屡创新低。

  在此背景下,目前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较为悲观,而央行对降准的“抉择”却一直谨慎。一方面是对于素有“巨斧”之称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各国央行在实际使用中都相对慎重。另一方面,从我国情况来看,由于降准所释放的信号意义十分强烈,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受到货币银行学理论的影响,很多人都秉持‘降准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货币政策宽松’的理念,并相应调整自身行为决策,这显然会扭曲央行降准的真实意图,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黄文涛称。

  相较而言,定向降准应是当前时间窗口的最优政策选择。一可补充流动性缺口,缓解银行体系资金压力,二则也不会对市场情绪造成太大影响。

  定向降准覆盖范围

  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

  约90%城市商业银行

  约95%非县域农商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