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支付新规今日“上线” 实名制能否顺利落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吴雨 编辑:吴芳 2016-07-01 09:10:16
时刻新闻
—分享—
  当前,微信红包、扫码支付、手机转账等网络支付已成为百姓日常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28日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照新规则要求,实名制能否顺利落地成为公众及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
  
  最近几个月,北京市民王先生和他周围的朋友陆续收到支付宝发来的实名信息补录的消息通知。自3月21日开始,支付宝已陆续向客户发出公告和短信,邀请客户补全身份信息。与此同时,QQ钱包为完成实名信息补录工作,甚至发出实名奖励红包,利用“红包”这一社交工具,引导用户补录。
  
  “我知道实名制有好处,但现在信息泄露问题也很严重,补录个人信息让我不太放心。”王先生对实名制表示了担忧。
  
  像王先生这样担忧的不在少数。有专家认为,现有的网络支付环境的确存在较大风险,易滋生欺诈、洗钱、盗刷等风险。为尽量避免风险,网络支付实名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秘书长蔡洪波强调,坚守支付账户实名制,与买车要上车牌、住酒店要出示身份证是一个道理,可实现信息可追溯、责任可追查,这是社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实名认证支付账户为13.46亿,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刚过支付账户总量的一半,实名制落实形势严峻。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拥有网络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有117家,像支付宝、财付通等机构实名制推进速度较快,甚至有的机构实名制已达到95%,而更多规模较小支付机构的推进情况却不乐观。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介绍,在推进实名认证的过程中,提升技术水平和拓展验证渠道等费用,对于小型支付机构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助理所长、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表示,实名制对于一些习惯于非实名的消费者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现实情况是,由于之前网络支付实名制欠账太多,落实起来很难一蹴而就,因此,还需多方努力方可让新规“圆满”。
  
  蔡洪波表示,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账户分类管理的作用,引导机构根据自身能力开展业务。给予支付机构中的“好孩子”更充分的信任,对实力不足的机构限制其业务种类和额度,让“好孩子”不吃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实名制等支付新规的落地,需要公安、司法、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大合作,将手中的权威信息转化为大数据。
  
  其实除了实名制,网络支付新规的落地还面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专家认为,要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对信息盗用及买卖、钓鱼欺诈、木马病毒制作买卖等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
  
  不过,网络支付新规只是一个规范性文件,处罚层级较低。据介绍,新规对违规罚款最多不超过3万元。“除了网络支付新规,一些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还可以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进行处罚,这种裁量权就比较大,最高或达到上千万元的罚款。”一名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专家表示,需要通过立法加大对泄露用户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否则不仅遏制不住乱象,还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