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行再降准理财觅新招 互联网理财收益或集体“打蔫”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平 编辑:吴芳 2016-03-01 08:44:20
时刻新闻
—分享—

  今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互联网理财收益或集体“打蔫”

  本报2月29日讯 今日晚间,央行再次宣布降准: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6年的第一次降准,而自2014年底开始,央行已有六次降准、六次降息。

  那么,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种理财产品收益率又将如何变化?融360表示,虽然降准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及力度不如降息大,但是降准之后市场利率将进一步下降,对理财市场势必会造成一定影响,老百姓“存款搬家”的现象或将再次上演。

  银行存款、国债等利率稳

  融306分析师认为,降准对银行存款利率没有直接影响,大部分银行将维持不变。不过由于降准之后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少了,可以利用的资金变多,等于资金面变宽松。虽然存款基准利率不变,但是银行如果不差钱就可能将利率上浮幅度下调。

  国债的利率一般与存款利率密切相关,每次降息之后的新一轮国债利率都将随之下降,不过降准则对国债没有影响,利率将保持不变。

  此外,大额存单与国债相同,利率都与存款利率挂钩,目前大额存单利率普遍较基准利率上浮40%,如果利率再下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会变得更小。因此,分析师认为本次降准之后大额存单利率预计不会受到影响。

  “宝宝们”又要“蔫”了

  银率网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自2014年1月开始就处于下行趋势,2016年1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跌至4.12%,两年内连续下滑。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认为,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将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从过去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著下降。融360预计,近期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将跌破4%。

  而在去年底收益率有抬头趋势的互联网宝宝产品,收益率也将随着降准再次回落。

  数据显示,2015年底,互联网宝宝产品平均收益率再次回升至3%以上,业内人士分析,这只是年末资金回笼的短期现象,春节之后随着市场资金流动性逐渐增强,降准之后宝宝产品收益继续下滑板上钉钉,预计2016年上半年整体收益率将跌至2.5%左右。

  P2P收益可能落到10%

  2013年以来,P2P网贷行业开始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凭借着超高收益吸引了大批风险偏好者,收益率超过20%的平台比比皆是。不过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近两年P2P行业风险事件频发,问题平台呈爆发式增长。降风险、降收益成了网贷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5年以来,P2P收益率直线下滑,网贷之家公布的网贷行业2016年1月月报数据显示,目前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已经降至12.18%。业内人士分析,市场利率下降,社会融资成本降低,P2P收益率仍有下跌空间,行业收益水平将下降至10%左右。

  对黄金市场无本质影响

  降准意味着流动性的释放,那么对于黄金市场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对此,融360分析,降准对黄金的影响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降准之后市场上流动资金增加,将促进经济增长,刺激居民消费,金价有望上涨;另一方面,降准之后银行可放贷资金增加,市场上资金量增加,人民币变得廉价了,美元则相对升值,而美元和黄金价格通常呈负相关关系。

  “降准对其无本质影响,不过从整体来看黄金基本面持续偏弱,未来金价走势不容乐观。”融360分析师如是表示。

  投资策略

  可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

  专家提醒投资者,在央行降准等政策变化的情况下,需要改变投资策略,在收益率进入下行周期的预期下,可以选择半年或一年以上投资期限较长、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从而锁定较高的投资收益。可以选择的产品包括票据理财、中长期国债及企业债券,可靠的P2P网贷类产品等。这些产品作为目前较热门的趋势,收益率方面相对趋稳。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表示,“目前资金流动性比较宽松,尤其是大型企业银行授信充裕,网贷行业优质资产紧缺,相应的借款人能接受的利率下降比较快。在经济下行和流动性宽松的双重作用下,从投资安全的角度出发,收益率比同期银行理财略高2到3个百分点是比较合理的。”

  提醒

  不要铤而走险

  一味求高收益

  融360方面表示,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对理财市场来说影响大多是负面的,投资者的理财收益将继续缩水。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降准对部分老百姓来说是好事,比如背负房贷及需要借钱的人。

  融360理财分析师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因为理财收益下降就铤而走险购买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金融市场风险加大,理财的时候一定要多长点心眼。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做到“四不”:不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不买不熟悉也没有经过研究的理财产品;不要盲目跟风,看别人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要过于相信专家的意见,专家的建议未必适合每个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