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证监会敲响券商承销违规警钟:海际大和伤最重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吴芳 2014-05-28 15:43:42
时刻新闻
—分享—

  IPO重启渐近,证监会针对保荐承销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向券商敲响一记警钟。

  5月23日,沉浮10年,一向寂寂无名的合资券商海际大和,被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与之同时提及的还有海通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及上市公司,原委是这公司在新股发行承销中违规,证监会将违规的机构和个人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其中,对海际大和惩罚最重,证监会将采取三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文件的监管措施。

  这是继5月20日证监会对4年前发生的多起内幕交易案给予通报和处罚之后,再次发起的新一轮处罚措施。

  证监会敲响处罚警钟

  近期IPO重启新股发行改革议题再次受到多方瞩目,而证监会针对打新、老股转让和出台上市首日交易新规等可谓是动作频频,近期证监会接连端出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和新股违规承销行为通告,凸显其核查力度更趋向严格。

  5月20日,证监会通过其官方网站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对4年前发生的蓉胜超微内幕交易案给予通报,对4名相关责任人处以各5万元的罚款。此外,证监会还通报了宇顺电子内幕交易案。而此前,证监会还多次通报老鼠仓案,并对多家上市公司展开立案调查。

  同时,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也在增加。上市公司高鸿股份和吴通通讯5月9日发布公告显示,因参与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其并购重组申请均被暂停审核。

  据统计,2013年以来,证监会共受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线索38件,并已陆续启动调查工作。

  对于5月23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多家券商、人员和企业涉及炒新以及炒新过程中的暗箱操作配售股票问题,证监会重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在新股发行中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披义务,加强内部管理和责任追究,确保配售的公平公正,不搞暗箱操作,证监会将强化过程监管和行为监管,对于新股发行过程中的异常行为将暂停或中止发行,并追究责任。

  实际上为了配合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证监会近期针对性的出台了系列政策进行规范。

  5月9日,证监会官网发布信息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中多个条款被修订,进一步规范在中介机构的行为,比如网下投资者报价时应当持有不少于1000万元市值的非限售股份。

  此外,针对路演、推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询价公平性等问题,《规范》明确规定,承销商应当聘请律师事务所对发行及承销全程进行即时见证,并对网下投资者资质、路演推介、询价、定价、配售、资金划拨、信息披露等的合规有效性发表明确意见。

  新股发行承销6单项目违规

  根据这次中国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组织对新股发行承销过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在我武生物、良信电器、炬华科技、天保重装、慈铭体检、天赐材料等6家新股项目发行承销过程中,存在未按事先披露的原则配售股票、向禁止配售的关联方配售、干扰投资者报价、向投资者提供超出招股书范围的发行人信息等违规行为,涉及4家证券公司、2家发行人和6名个人。

  除了对海际大和处以采取三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文件的监管措施外,其余对东吴证券,证监会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东吴证券的杨庆林“出具警示函”,对东吴证券的池梁“监管谈话”。对海通证券,证监会拟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对慈铭体检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对国信证券的张弢“出具警示函”,对国信证券的甄艺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对东北证券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对天保重装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海际大和屋漏偏逢连夜雨

  海际大和自从2004年11月开业存续已近10年,这些年几乎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而此次被处以最重的处罚,相对其他券商,不仅承受能力薄弱,而且声誉受损程度也相当严重。

  公开资料显示,海际大和是由上海证券与日本大和证券组建的,只经营证券承销、财务咨询和并购业务,最近三年均是亏损。

  2011年,海际大和的营业收入是4383万元,亏损2193万元;2012年,海际大和实现营业收入5693万元,亏损额缩减到871万元;而2013年海际大和实现营业收入1842万元,亏损扩大到4587万元。

  海际大和自成立以来就业务量不多,保荐代表人数量本就不多,同时流失也很严重。成立后的3年内,海际大和可以说是颗粒无收,直到2007年该公司才获得一单债券承销。随后,又陆续做了几个债券承销的项目,但其在IPO、增发和配股方面,仍是空白。

  甚至在2007年全行业大丰收时,海际大和的2007年度财报却显示,因为没有在新股发行、增发、配股等主要承销业务中有所收获,公司当年实现证券承销收入仅约151万元,竟不及营业收入中700多万元利息收入的1/4,公司出现2338万元的亏损。

  此次海际大和遭受重罚,对本来业绩薄弱的海际大和无疑是重复打击,同时随着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进度推进,海际大和在没有足够的优势情况下,还可能面临被整合,甚至被清算的局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