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5月21日专电(记者 桑彤 潘清)在“5·19”这个A股市场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新“国九条”政策细则落地,IPO发行节奏调整、创业板准入标准放宽和再融资开闸等重磅政策接连出台。这一切,能否让长久在2000点徘徊的A股市场再现曙光?
证监会首次披露发行计划
5月19日,证监会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工作,提出了11条具体规划。其中,在IPO发行方面会议明确提出,做好当前新股发行工作,稳定市场预期,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
“这一表述缓解了A股市场投资者的焦虑情绪,给市场注入修正预期。”东方证券分析师左剑明如是认为。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这是证监会有史以来首次披露发行计划,平均每月15家,虽然还没有披露发行量,但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证监会工作进一步透明化,对稳定市场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安抚市场情绪和提升市场信心都有重要作用。
供给预期纠偏能否迎来反弹?
近来,有专家提出资本市场改革难显成效是把“出牌”的顺序搞错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应当在股票发行注册制之前。
此次新“国九条”政策的规划和调整,逐步将资本市场改革的顺序扭转到了正常的轨道上。如此或许能够重塑市场信心,吸引增量资金入市。而IPO进程再次显著放缓,或令境内企业转求境外市场融资,并可能再次激发中小企业的并购意愿,并购重组故事可能再起波澜。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桑彤 潘清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