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9日电 19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工作“的主题,就去年所开展的工作和今年的部署安排等方面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表示,要在市场条件下,建立规范的商业银行服务收费长效机制,解决收费不规范的问题。
许昆林表示,最近发改委和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管理办法,公布了包括收费项目的标准,这是规范商业银行收费的一项重要举措。
许昆林说,在这之前,发改委也组织了对商业银行收费问题的检查,去年9月份为了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长期以来反映比较突出。发改委组织了30个大的循环交叉检查组,大概有上千人的检查队伍开展第一波检查,覆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26家城市的商业银行,几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2012年以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收费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收费项目大幅度减少, 800多项减成400多项,有的银行是300多项甚至200多项,更加透明了。
许昆林表示,去年以来的检查发现,由于缺乏长效的机制和明确的办法,乱收费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和普遍的。主要有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借贷款之机捆绑强制收费的问题。有的银行分行、支行三个月收5笔财务顾问费,一年交一笔还可以,我们一查正好三个月有五次贷款,贷一次收一次,这样的收费基本没有提供服务,即只收费不服务的问题比较普遍,有的银行服务是象征性的。二是把自身的监管之责变成有偿的服务,强迫企业签署所谓的自愿签订托管协议,把资金委托银行监管,按贷款金额的比例来收费。三是明令禁止的费用还在收,比如小微企业收贷款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增加了小微企业的成本。
“检查工作还在进行中,我们是边检查边处理”,许昆林表示,从国家层面组织查了150家银行分支机构,现在已经对64家分支机构进行了处理,目前责令退还企业乱收费约4.09亿,罚款4.16亿。企业融资贵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许昆林表示,发改委要继续把检查工作做下去,这次检查是普遍检查,所有银行都要查,同时也在进行规范的商业银行收费的具体办法。在市场条件下,建立规范的商业银行服务收费长效机制,解决收费不规范的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