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试点“服役”6年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被叫停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素平 实习生 王秀琳 编辑:吴芳 2013-07-10 10:21:34
时刻新闻
—分享—

  6年前的7月,央行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在湖南试点推出。彼时因可避免“现金搬运”的繁琐,被视为居民办理跨行存取款业务的福音。而今,伴随着电子银行等跨行业务办理渠道成为主流,这一渠道寿终正寝,被全面叫停。

  “全国日均办理笔数仅220笔,有的银行甚至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一笔业务”,在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冲击下,央行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本月停办。记者昨日从星城某股份制银行获悉,这份业务停办的缘由已在央行通知中进行了交代。

  服役6年 跨行通存通兑终谢幕

  日前,民生银行官网挂出了一条公告,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通知,自2013年7月1日起停止办理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建议您选择自动柜员机(ATM)、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等渠道办理相关业务。”昨日,记者从工行、建行、兴业、民生等银行网点及客服证实,“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减少,业务办理的替代渠道增多,决定取消跨行通存通兑,7月1日起就已停办了。”

  记者了解到,央行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简称通存通兑业务)于2007年推出,湖南是首批试点省份之一。该业务推出的初衷是方便居民每月取工资、缴水电费、房贷还款等,省去客户来回搬现金之苦。依托该业务,个人客户手持甲银行存折/银行卡,可到乙银行办理资金转账、现金存取和信息查询。工行彼时跨行通存通兑的金额上限为5万元。

  收费偏高 市民大多“不知道”

  昨日,记者在河西多个银行网点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对此业务表示“没听说”。而一些国有银行柜员也将其理解为“ATM跨行存取款”。显然,在ATM、网银和手机银行不断替代柜台成为市民业务办理首选后,跨行通存通兑不受待见在情理之中。

  此外,收费不低也是跨行通存通兑遭遇挤压的主要原因。据介绍,彼时该业务为调动网点资源充沛的国有银行积极性,由各银行制定收费标准,业务不仅不免费,收费还偏高。如中行的服务项目收费明细中明确,跨行通存通兑收费标准为交易金额的1%,最低1元/笔,最高100元/笔。

  即便是费率相对实惠的某股份制银行,按照公布的资费标准,通过通存通兑存取现金,也将按交易金额的5%。收取手续费,最低5元,最高200元。以该行普通卡在他行柜台办理通存通兑为例,若取现金1万元,按上述收费标准,持卡人将被收取50元手续费。显然,费用并不便宜,甚至比持卡在ATM机跨行取款贵得多。

  温馨提示

  跨行业务

  手机银行最省钱

  记者 李素平

  在银行网点数量远少于当前,个人网银尚不普及,且手机银行尚未诞生的2007年前后,跨行通存通兑的推出,曾给部分居民提供了便利。眼下谢幕,星城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意外。

  星城一位有20余年银行工作经验的人士直言,“现在,自助银行终端就可办理跨行转账和存取款,通过网银、手机银行也能随时随地办理跨行转账或账户资金归集,费用还更划算,人们自然没必要选择通存通兑这种更贵的渠道。”

  记者昨日走访星城银行网点获悉,在网银、手机银行及自助银行普及的当下,市民日常办理跨行业务,并没有受到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停办的影响。ATM机可跨行取款,网银和手机银行办理跨行转账也十分方便,且费用更优惠。为推广电子银行,不少银行对柜台办理、网银办理和手机银行办理给出了不同程度的手续费折扣优惠,其中手机银行仍属最实惠。如某国有银行,同样一笔业务,网银办理手续费是柜台的5折,手机银行办理则在柜台费率上打2折。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素平 实习生 王秀琳

编辑:吴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