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钱荒”肆虐市民钱该往哪投 专家分析称银行产品更靠谱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刘永涛 梁兴 编辑:吴芳 2013-06-26 08:59:07
时刻新闻
—分享—

  专家分析五种钱生钱方式,银行产品更靠谱

  记者 刘永涛 梁兴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临近年中,关于中国金融危机的种种猜测日复一日。从银行违约到央行投放,辟谣声明与小道消息齐飞,愁云惨雾与幸灾乐祸同在。

  受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影响,股市、债市、金价暴跌,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方面备感迷茫。我们口袋里的钱,究竟投向何处才安全?

  湖南多名理财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股市、楼市、黄金白银等领域,建议投资者持币观望,而在银行理财、基金、信托、私募、民间借贷等渠道中,保本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可作为近期主要的投资方向。

  【银行理财】 踩准节点,可买入短期理财产品

  记者走访数家银行了解到,如今5%左右的理财产品已经算是较低的收益率了。不少银行新推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超过7%。

  如果你有10万元,放在银行存活期,每个月能赚32块钱;但如果买理财产品,以5%的年化收益率计算,1个月下来,能赚416块钱。

  【点评】

  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资深理财专家朱沛琴建议,已投资货币基金的投资者大可不必赎回操作。持币的投资者,则建议考虑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近期预期收益走高,是个不错的投资时机。如果是保本或者保证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在产品到期时,至少投资者投入的本金不会发生损失。

  【信托】 收益率稳中略升,门槛100万

  所有的理财产品中,集合信托独显淡定自若,发行按部就班,预期收益率略有上升。

  从近十周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曲线来看,自5月至今,周平均预期收益率一直稳定在8.6%-8.8%之间,上周突破8.8%至8.89%,较前一周微涨0.2个百分点。

  从投资领域来看,上周房地产信托收益最高,成立的12款产品平均收益达9.46%,较前一周9.04%上涨0.42个百分点。

  【点评】

  长沙银行理财经理黄慧琼提醒,房地产信托连续4周融资规模居首,几款单体规模庞大的房地产信托业成为拉升房地产信托规模的主力,其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此外,其100万元起售的门槛,也将很多投资者挡在门外。

  【私募】 量化产品发行走俏,可谨慎选择

  二季度以来,市场深陷悲观预期,持续低迷,私募量化产品的发行数量明显增多。

  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6月,股票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分别为7244万元和1.6亿元,而近期成立的陕兴中性策略产品的募集规模达到1.8亿元,长安凯丰1号规模为2.75亿元,量化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相当的认同度。

  【点评】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量化投资的低风险特质契合低迷的市场,是很好的营销噱头。

  不过,另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量化投资在国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一些私募成立量化产品,目的只是在于将亏损严重产品的资金转移到新产品中,以便尽快收取业绩提成。因此,该人士建议投资者谨慎选择产品,尽量规避风险。

  【基金】 股债双杀,观望为宜

  近期股债双杀导致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遭遇亏损。

  上周五,长沙某企业负责人杨文有一笔200万元的货款到账,按照惯例,他会选择购买债券基金或是货币基金,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同时获得稳定收益。可上周末,他接二连三收到手机信息:股市跌跌不休、债基集体遭赎回、货币基金爆仓危机来临,欢迎到银行存款获取高收益。最终,他犹豫了。

  【点评】

  端午节后爆发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危机,直接导致资金利率在上周狂飙,创下两年内新高。而沪深A股也连续暴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遭大幅赎回。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个人投资者均对投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表现消极,其中有人更是表示只接受保本产品。

  【民间借贷】 回报诱人,风险偏高

  “钱荒”致使银行放贷更为困难。不少想贷款周转的企业和个人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市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短期周转贷款,民间借贷利率月息可高达1%~10%,年化收益率远比股市诱人。

  【点评】

  超高的收益率引得各路资金纷纷加入民间借贷市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若尝试通过民间借贷中介平台投资,首要的仍是风险甄别。尽管年回报可能不低于20%,但如何选取安全的中介平台,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放贷投资的回报确实诱人,但风险偏高,一般市民不宜涉足。”中信银行长沙分行贵宾理财经理唐艾嫔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