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旬老汉20万理财 被忽悠买保险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朱湘平 2013-06-12 09:31:05
时刻新闻
—分享—

  年近八旬的肖爹爹近日向媒体投诉,他被忽悠给儿子投了两份保险,总共要缴纳20万元的保费。到现在肖爹爹也不敢把这事告诉儿子。

  年近八旬的肖爹爹去年10月底,到汉西路上的一家银行办理转存业务,当时账上有8万多元。看着定存收益太低,肖爹爹就问工作人员,有无收益稍高点的理财产品。

  身穿银行制服的工作人员小李上前热情地说:有两款产品不错,一款5年期缴的产品,每年缴费3万元,5年之后可连本带利取出,收益比银行定存明显要高; 另一款是5万元趸交的产品,2年之后可以取出来。

  肖爹爹问小李是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卖的是不是银行的产品。得到肯定答复之后,肖爹爹同意购买。

  这时,小李问肖爹爹,有没有他儿子的身份证号码?“是我自己要买理财产品,要儿子的身份证号码做什么用?”肖爹爹问。小李回答,用儿子的身份证办理,收益更高一些。于是,肖爹爹拿出了儿子的医保卡,查找到儿子的身份证号码,并签上自己和儿子的名字。当时小李没有表示异议。

  事后,肖爹爹越想越不对劲,拨打分公司客服电话咨询,才知道自己买的“理财”产品是保险:5年期缴的产品是一款分红险,趸交的产品是一款万能险。肖爹爹问客服:“5年之后到底能不能连本带利取出?”客服回答:“这个我没有解释权。”

  从资料上看,肖爹爹保险单上的投保人是他自己,被保险人是41岁的儿子。记者从保险公司得知,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签名都是肖爹爹一个人。“当时没有人提醒我,要我儿子签字。”肖爹爹说。

  记者咨询保险公司客服后得知,这两款产品,都必须要求被保险人年龄在30天到69岁,而对于投保人的年龄,则没有硬性要求。

  没有被保险人签字,在被保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拟定的保险合同成立吗?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竹定海律师认为,该案中所涉及的险种是以人的身体和寿命为保险标的,通常以死亡作为赔付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合同无效。所以肖爹爹有权要求确认合同无效,拿回保费。据《武汉晚报》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朱湘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